8月5日,一些防汛器材已放置在上海地鐵11號線內。新華社 圖 早報記者 史寅昇 欒曉娜 通訊員 劉韻飛 雖然“梅超風”來勢洶洶,但在普通人的印象中,地鐵似乎不會受影響。 上海地鐵昨日表示,已經全面啟動防抗臺風預案。在大風預警的情況下,地鐵甚至可能進行*主動限速或暫停運營。 在今明兩天,地鐵全路網(wǎng)實施一級保駕。記者從地鐵運營方了解到,地鐵應急指揮中心將根據(jù)市防汛指揮部預警和現(xiàn)場運營情況,隨時關注氣象預警信息,通過集中指揮發(fā)布指令,一旦預警響應發(fā)布,各運營線路將立即啟動防臺防汛應急響應。 2號線若停運 或影響趕飛機 地鐵運營方昨日通報稱,為了應對“梅花”*臺風,地鐵方面已經根據(jù)臺風的不同強度等級,制定了從限速運行、暫停行駛直至關閉車站、縮線運營等相應的應對措施。 在接到8級及以上臺風預警信息時,上海地鐵所有正在高架、地面上運行的列車都將改為手動駕駛模式。在高架段運行的列車將被限制在時速40公里,地面段列車則限為時速50公里。 在臺風預警信息上升至10級以上時,各線高架、地面區(qū)段的列車將在司機的手動駕駛下,以20公里的時速立刻運行到zui近的車站進行清客。之后,列車將暫停行駛,地面、地上車站也將暫時關閉,可能受到影響的車站共108座。 這意味著,一旦“梅花”帶來的大風大于等于10級,全市地鐵所有的地上、高架區(qū)段都將主動暫停運營。這在上海地鐵的歷*也是。如果真的發(fā)生這種情況,3、5號線將*退出運營。運營方表示,在這種情況下,地鐵的地下區(qū)段將繼續(xù)維持運營,所有線路將按照單一交路運行。 值得一提的是,作為環(huán)線的4號線,從寶山路站至宜山路站之間的站點均在高架上,如果發(fā)生停運,這個“環(huán)”就會被打破。地鐵運營方解釋,4號線在這種情況下將在宜山路與臨平路之間開行。 記者注意到,宜山路站是高架車站,而暫停運營的海倫路站則是地下車站。地鐵運營方負責人解釋,這是由于列車來回需要折返軌道,而海倫路站并不具備這種條件,因此只能選擇在臨平路和宜山路折返。“如果風真的太大,宜山路站也只好放棄掉了。” 類似情況也同樣發(fā)生在2號線東面的張江高科站、金科路站和廣蘭路站這三個地下站點。 地鐵運營方表示,雖然有了預案,但zui終的操作也將根據(jù)實際情況決定:“是否關站還要看實際情況。”地鐵方還特別提醒,由于2號線東側至浦東機場的線路也是地上線路,如果出現(xiàn)停運,可能影響旅客們趕飛機的行程。 24小時值守 “今晚回不去了” 地鐵3、4號線虹橋路站是一座高架車站,承擔3、4號線列車的運行,這座車站同時還與10號線虹橋路站實現(xiàn)“零換乘”。 昨日下午,值班站長董告訴早報記者,從昨日開始,他的車站已經開始實施防汛重點部位24小時值守、巡查制度。“原來每天有3人通宵值班,現(xiàn)在已經加到6個人了,今天晚上我也回不去了。” 由于是高架車站,車站空中懸掛的大量燈具、指示牌和電視屏幕都可能在風中掉落,成為“兇器”。董站長告訴早報記者,從昨日上午開始,他們已經組織人力,對站臺上的所有懸掛物都進行了檢查,并用鋼索加固。“抗10級風是沒有問題的,10級以上的話,車站就關閉了。” 在3、4號線與10號線換乘通道的一端,早報記者看到了兩捆防滑墊和數(shù)個麻袋。董站長表示,這些防汛裝備都是備不時之需。 21個漏水車站 全部加強巡查 今年6月的連續(xù)降雨曾經讓上海地鐵措手不及,多個車站出現(xiàn)滲漏現(xiàn)象。地鐵運營方表示,目前已經加強了對車站出入口、地面風井、線路洞口、建設工地等常發(fā)性積水區(qū)段的巡檢頻次,防止雨水倒灌、區(qū)域積水。尤其是對21個曾經有過漏水“劣跡”的車站,對其出入口、通道的巡查都會加強。 地鐵2號線海天三路站是上海地鐵zui靠近大海的車站。從站臺上,遠遠就能望見海。在面臨臺風的時候,海天三路站也需要面對zui大的挑戰(zhàn)。 車站工作人員介紹,早在7月上旬,車站被摸排出的58個漏水點就已經整改完畢。而在8月3日,車站已經開始用各種手段,對站臺上懸掛的電子屏幕、指示牌等物品做加固處理。 運營方表示,站外導向牌、廣告牌、空調外機、玻璃幕墻、門窗等車站附屬物及地面、高架線路區(qū)間線路和線路周邊設施設備、圍墻、隔音屏、線路標志牌等附屬物,都在檢查的范疇之中。 可能暫停運營的線路及車站 1號線:從中山北路至富錦路;從莘莊至錦江樂園 2號線:從張江高科至浦東機場 3號線:全線 4號線:從虹橋路至海倫路 5號線:全線 6號線:從金橋路至港城路 7號線:從顧村公園至美蘭湖 8號線:從凌兆新村至航天博物館 9號線:從九亭至松江新城 10號線:無 11號線:從武威路至嘉定北、從嘉定新城至安亭 轉播到騰訊微博  |